前言
全球化的時代之開啟,以柏林圍牆-一個地理分界的傾倒做為標幟。2008年的今天,世界各地區紛紛以整合地型態現身: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東南亞國協、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等等,在此同時交通運輸的進化扮演著事關重大的角色,更快捷的運輸系統扮演著敲碎地理藩籬的工具,這些新立的節點和網絡為未來都市生活建構了新的姿態。乍看我們不再有任何到不了的地方,然而資本樹立一道新的高牆,這些節點和網絡形成的空間排拒了其他位置,我們不是不再有到不了的地方,那是因為我們只能被安排到正確的道路和地方,被刪除的地方成為一片空白。
碎片
許多城市都擁有一條河,而河成為城市的心臟,譬如,塞納河之於巴黎,萊茵河之於杜賽道夫。這些河流被城市懷抱於中心,成為人類活動的聚集地。然而在台北,(甚至於整個台灣)我們的河流和城市交會之處,卻常成為城市的邊界,幽閉的禁地。兩側築起堤防,邊緣族群以此地為他們的烏托邦:建物的切割擠壓,產生的剩餘空間,這些被資本拋棄的碎屑,卻在都市計畫極度不完善的台灣,有被再設計利用的可能。一些支撐整個城市勞動力的人們以此為家(如大多從事板模工人的原住民他們是無法進入住宅市場的城鄉移民,在市場經濟的排擠效應之下,繳不起房租的他們只得往當時並不被政府及財團利益關注的河邊地移動),或者是在城市過度開發下,空間不足而推擠至此的市集(重新橋及福和橋下的跳蚤市場)。(雖然在今日,這些地帶反而諷刺的成為了資產階級的休閒新去處)
許多城市都擁有一條河,而河成為城市的心臟,譬如,塞納河之於巴黎,萊茵河之於杜賽道夫。這些河流被城市懷抱於中心,成為人類活動的聚集地。然而在台北,(甚至於整個台灣)我們的河流和城市交會之處,卻常成為城市的邊界,幽閉的禁地。兩側築起堤防,邊緣族群以此地為他們的烏托邦:建物的切割擠壓,產生的剩餘空間,這些被資本拋棄的碎屑,卻在都市計畫極度不完善的台灣,有被再設計利用的可能。一些支撐整個城市勞動力的人們以此為家(如大多從事板模工人的原住民他們是無法進入住宅市場的城鄉移民,在市場經濟的排擠效應之下,繳不起房租的他們只得往當時並不被政府及財團利益關注的河邊地移動),或者是在城市過度開發下,空間不足而推擠至此的市集(重新橋及福和橋下的跳蚤市場)。(雖然在今日,這些地帶反而諷刺的成為了資產階級的休閒新去處)
浮現
在地圖上,這些河流與人類活動的交會地帶沒有顯著的標誌,除了做為連結功能的橋之外,橋下、堤防內外的地帶,是交通節點及交通線路以外的空缺之處。這些地帶的特殊地理狀態,常使得這些地區發展出特殊的質理。在此展覽中,我將選擇這些橋及其周邊做為展間。
在地圖上,這些河流與人類活動的交會地帶沒有顯著的標誌,除了做為連結功能的橋之外,橋下、堤防內外的地帶,是交通節點及交通線路以外的空缺之處。這些地帶的特殊地理狀態,常使得這些地區發展出特殊的質理。在此展覽中,我將選擇這些橋及其周邊做為展間。
歧路(Falsche Bewegung。Falsch:錯誤的;Bewegung:舉動,動作)一名來自於文溫德斯的公路電影作品,這個展覽有一個固定好的路線及交通工具(計程車),隨著交通載具的移動進行看展的動作,即是來自公路電影的概念---發生在路上的各個事件對主角(看展者)產生的改變。“看展”這一動作將涵括更大的物理移動,要嘗試將看展者帶進這些空白之地,讓這些地方重新出現在每個人各自的心理地圖上。另一方面,試圖使藝術作品直接進入和作品內容相關連的社會場景中,是否可以有更直接讓觀看者產生雙重的意義對照的可能或使作品跨離藝術範疇連接上現實?作品和真實事件之間的界線是否可能變的曖昧不明(相較於在白盒子空間中)?在這其中,當代日常生活中,藝術究竟將以何種方式現身?Wrong move在這裡一方面有可能是開錯路,但也可能是一個新的路線生成的機會。日本建築師磯崎新曾提到:從大地湧出的黏稠的不定型物質,將充滿美德和安逸的城市吞噬殆盡,並在逐漸毀滅的過程中也進行著新的孵化…廢墟正是我們人類未來城市的型態,未來的城市即是廢墟。我想,這些歧異之地,和在其中的人,都有可能是希望之地。
展覽路線
中山橋下圓山計程車休息站(上車)-->百齡橋下-->三鶯大橋-->福和橋-->中山橋
中山橋下圓山計程車休息站(上車)-->百齡橋下-->三鶯大橋-->福和橋-->中山橋